欢迎进入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官方网站!
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
0510-85051427 / 85032702
精彩图文
平媒 您的位置:首页>>精彩图文>>平媒
自律自强、走科技之路是电动自行车管理创新方向
2022-04-27 908 返回列表

电动自行车发展已经过了24个年头,从草根到现在具有先进科技支撑的智能化电动自行车产品,为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以及防疫抗疫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然而,目前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出台以及CCC强制认证,让电动车产品处于尴尬局面。政府的管控力度的加强,市场监管手段频出,也给电动车生产和销售带来影响。

今年315央视点名了十大品牌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在执行新国标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引起不小的反响。其实这些情况的出现不是没有缘由的,但不管怎样,当下还是要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和销售,为大众提供安全的出行工具,不能因为市场销售而违反规定,这样会得不偿失的。

对电动车的管理是大势所趋,因为电动车保有量已经成为和汽车保有量同样大的交通工具,道路上各种电动车都很常见,如果没有完善的规定制约,就很容易增加道路危险系数。那么,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很有效的管理电动自行车?专家们和管理层都动作脑筋。初步统计,在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出台后的二年内围绕电动车的各种各样的管理措施层出不穷。由于电动车是大众出行工具,消费者素质参差不齐,安全骑行知识欠缺,在实际行骑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数年来这种情形也示能得到相应的改观,政府出台了各种管控措施,但见效甚微。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大家心知杜明。

现今,除了新国标的不合理性,需要适当修订外,政府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和部分企业抱着侥幸心理私下钻国标空子等。电动自行车“超速”现象严重,反映我国相关法规标准不健全,存在管理漏洞。今年315点曝光的几家生产企业就有违规给消费者解码限速。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登记、通行等涉及生产规范、质量监管、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等职能,分属市场监管、工信、公安交管、应急管理等多个部门,执法依据分布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多部法律法规,这就容易出现职能交叉和管理空白。针对这种情况,应建立多部门协同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管理、市场准入、登记管理、路面管理等环节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打破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的壁垒。此外,完善电动自行车配套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性法规,特别是明确罚则,增强处罚力度,为行政执法、司法裁判提供法律依据。另外一方面要明确电动自行车路权,各地要根据各地实际给予电动自行车更合理、充分的通行空间;政府要加强监管,通过实行强制性登记制度、车联网大数据管理、提高违规处罚金额、增强使用者守法意识等途径,确保电动自行车行驶安全。

相关人士认为:一方面企业要自律自强、加强管理,严格按国标生产;其次最重要的是要走科技之路,从科技创新角度把产品做好,生产和管理同步抓,这是管理电动车最有效的创新方向。譬如开发电动自行车防盗系统、利用AI识别助力电动自行车社区管控、管理层可使用各种管理科技手段:如电子抓拍、车牌内内镶电子芯片、车辆上安装电子标签等。利用科技手段来管理电动车出行、提高出行质量和减少交通事故将会十分有效的方式。

现在,生产出厂的电动自行车,科技含量都比较高,消费者追求高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通过科技以手段来管理电动车出行将成为可能。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管理得当有利于产业发展,相反,有可能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拦路石。

电动自行车经过24年来的努力发展和技术更新,在国内外都受到了青睐,出口欧美和东南亚地区数量每年在增长,也是全球推崇的绿色交通工具。任何一种生产或者管理方式都要适应时代,都要不断创新,一味停留在传统的思维下的模式是没有出路的。


上一篇:迎合数字化经济时代来临,一起向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二维码
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 电话:0510-85051427 / 85032702 电话:0510-8505-3375 邮箱:jbea@jsbicycle.com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清扬路七号11层
Copyright © 2020-2024 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3366  XML地图  E网技术